一、Ping的基本介绍
1、定义: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是一种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应用层的服务命令,用于测试目的站是否可达以及获取连接的丢包率和平均往返时间等状态信息。
2、原理:通过向特定的目的主机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Echo请求报文,并等待接收ICMP Echo应答报文,如果收到应答报文,说明目的站可达;如果没有收到应答报文,则可能目的站不可达或存在网络故障。
二、Ping的使用方法
1、基本命令格式:在命令行中输入“ping [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域名或IP地址。“ping www.baidu.com”或“ping 14.215.177.38”。
2、常用参数:
t:持续ping指定的主机,直到手动停止。
n count:发送指定数量的数据包,默认为4个。
l size:发送缓冲区大小,即每个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
w timeout:等待每次回复的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
三、Ping结果的分析
1、Reply from…:表示收到了来自目标主机的回应,说明目标主机可达。
2、Request timed out:表示请求超时,可能是目标主机不可达、网络连接存在问题或目标主机设置了ICMP数据包过滤等。
3、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表示目标主机不可达,可能是目标主机关机、网络不通或路由配置错误等。
4、Unknown host:表示无法解析目标主机的域名,可能是域名不存在或DNS服务器配置错误。
5、TTL expired in transit:表示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的生存时间(TTL)过期,可能是网络路由存在问题或数据包经过的路由器过多。
6、Packets: Sent = …, Received = …, Lost = … (…% loss):表示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数量以及丢包率,丢包率越低,网络连接质量越好。
7、Minimum = …ms, Maximum = …ms, Average = …ms:表示往返时间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往返时间越短,网络连接速度越快。
四、不同操作系统中的Ping使用示例
1、Windows系统: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www.baidu.com t n 10 l 64”,表示持续ping百度网站,发送10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大小为64字节。
2、Linux系统:打开终端,输入“ping c 10 s 64 www.baidu.com”,表示发送10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大小为64字节。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题:为什么ping通了但无法访问网站?
解答:ping通只能说明目标主机可达,但无法保证网站的服务器正常运行或端口开放,可能是网站的服务器出现故障、端口被关闭或网站限制了访问等原因导致无法访问网站。
2、问题:如何通过ping命令判断网络故障的位置?
解答:可以通过逐步扩大ping的范围来判断网络故障的位置,先ping本机IP地址,如果正常,再ping网关IP地址,如果也正常,再ping远程网站的IP地址,如果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以大致判断出网络故障的位置是在本地网络、网关还是远程网络。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3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