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原理
1、定义:DNS泛洪是一种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者通过控制大量的僵尸主机向目标DNS服务器发送海量的DNS查询请求,使服务器资源被大量占用,无法正常处理合法用户的请求,从而导致合法用户无法获得正确的DNS解析。
2、原理:DNS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客户端的域名解析请求,并将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在DNS泛洪攻击中,攻击者利用大量的计算资源(如僵尸网络中的肉鸡)同时向目标DNS服务器发送大量的伪造或无效的DNS查询请求,这些请求会迅速占据服务器的网络带宽、CPU和内存等资源,使得服务器无法及时响应正常用户的请求。
二、攻击类型
1、缓存投毒:攻击者篡改DNS服务器的缓存数据,将错误的IP地址与域名关联起来,当用户查询该域名时,服务器会返回错误的IP地址,导致用户无法访问正确的网站。
2、预读取攻击:攻击者预先猜测用户可能会查询的域名,并提前向DNS服务器发送大量针对这些域名的查询请求,服务器在处理这些请求时会消耗资源,从而影响对合法用户的服务。
3、暴力查询攻击:攻击者使用大量的随机生成的域名向DNS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耗尽服务器的资源,这种攻击方式简单粗暴,但对服务器资源的消耗也很大。
三、危害
1、业务中断: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DNS泛洪攻击会导致网站无法访问,业务中断,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2、品牌声誉受损:如果网站长时间无法访问,会影响用户体验,进而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3、数据泄露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攻击者可能会利用DNS泛洪攻击作为跳板,进一步入侵目标系统,窃取敏感信息。
四、防御措施
防御方法 | 具体描述 |
增加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 升级网络带宽,提高服务器硬件配置,以应对大量的DNS查询请求,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增加内存和CPU核心数等。 |
限制查询速率 | 对每个IP地址或域名的查询频率进行限制,超过设定阈值的请求将被丢弃或延迟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单个IP地址或域名的过度查询。 |
启用缓存机制 | 合理配置DNS服务器的缓存参数,提高缓存命中率,减少对外部DNS服务器的依赖,定期清理缓存中的过期记录,避免缓存投毒的影响。 |
使用负载均衡 | 部署多台DNS服务器,并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将查询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抗攻击能力。 |
采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 安装专业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阻止异常的DNS查询请求。 |
加强域名注册管理 | 选择信誉良好的域名注册商,及时更新域名注册信息,确保域名的安全,避免使用容易被猜测的域名和密码。 |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1、什么是DNS放大攻击
解答:DNS放大攻击是一种特殊的DDoS攻击方式,它利用了DNS协议的特性,攻击者向开放的DNS解析服务器发送大量的伪造DNS查询请求,这些请求的源IP地址被伪造为目标受害者的IP地址,由于DNS服务器会向源IP地址返回查询结果,因此大量的响应数据包会被发送到受害者的网络中,导致受害者的网络拥塞,甚至出现服务中断的情况。
2、如何判断是否遭受了DNS泛洪攻击
解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判断是否遭受了DNS泛洪攻击,一是观察DNS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如CPU使用率、内存占用率和网络带宽等,如果这些指标突然升高,且伴随着大量的DNS查询请求失败,可能是遭受了攻击,二是使用网络监控工具,分析网络流量的来源和目的地,如果发现有大量的来自不同IP地址的DNS查询请求,且这些请求的频率和数量都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也可能是受到了攻击,三是检查日志文件,查看是否有异常的DNS查询记录和错误信息。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6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