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Domain Name System)详解
1、DNS的基本概念:
DNS,全称为Domain Name System,是一种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它作为互联网的核心服务之一,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人类可读的域名访问网站,而不必记忆复杂的数字IP地址。
2、DNS的作用:
DNS的主要作用是域名解析和反向解析,域名解析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而反向解析则是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DNS还具有负载均衡、CDN加速等高级功能,有助于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和可靠性。
3、DNS的工作原理:
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时,操作系统会首先检查本地的hosts文件是否有对应的映射关系,如果没有找到,操作系统会向配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DNS服务器收到查询后,会尝试从其缓存中获取答案,如果缓存中有对应的记录,则直接返回给客户端;否则,DNS服务器会代表客户端向其他DNS服务器进行完全解析直到获得最终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DNS查询可能经历递归查询或迭代查询两种方式,递归查询是指DNS服务器为客户机完全解析域名(直到获得最终的IP地址)的过程;而迭代查询则是DNS服务器为客户机部分解析域名(直到获得负责该域名的DNS服务器的IP地址)的过程。
4、DNS的层级结构:
域名的层级结构包括根域名、顶级域名、次级域名和主机名,根域名是互联网的中央域名,顶级域名如.com、.net等,次级域名由用户注册并分配给具体的服务器,主机名则是用户在自己的域里面为服务器分配的名称。
每一级域名都有自己的NS记录(Name Server),这些记录指向该级域名的域名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知道下一级域名的各种记录。
5、DNS记录的类型:
A记录:用于将域名指向一个IPv4地址。
NS记录:用于指定域名的DNS服务器。
CNAME记录:用于将一个域名解析为另一个域名。
PTR记录:用于反向查找,即根据IP地址查找域名。
MX记录:用于指定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器。
6、DNS服务器的类型:
递归DNS服务器:为客户机完全解析域名(直到获得最终的IP地址)的服务器。
权威DNS服务器:保存特定域名的最终记录,并响应有关其各自区域内存储的域名的请求。
根域名服务器:位于DNS层次结构的顶部,负责管理根区域(DNS的中央数据库)。
7、DNS工具:
dig命令:用于查询DNS服务器上的记录,可以显示整个查询过程。
host命令:用于简单查询域名的IP地址。
问题与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DNS缓存?它有什么作用?
答:DNS缓存是DNS服务器上的一项功能,用于临时存储之前查询过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当再次查询相同的域名时,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答案,从而提高查询效率,当域名和IP地址映射关系发生变化时,或者缓存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故障时,使用DNS缓存就不能正常访问网站了,DNS缓存默认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问题二:为什么需要设置DNS服务器地址?
答:设置DNS服务器地址是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正确地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如果不设定DNS服务器地址,计算机就无法查询到域名对应的IP地址,自然也就无法访问网站,不同的DNS服务器可能会有不同的解析速度和准确性,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DNS服务器对于网络体验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7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