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与原理
1、基本概念: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系统的缩写,负责将网址转换成IP地址,类似于互联网的“电话簿”,DNS劫持则是在域名解析过程中,攻击者篡改了正常的DNS解析结果,使用户的DNS查询请求被引导到恶意服务器上。
2、工作原理:
攻击者通过篡改DNS记录或缓存,将用户原本要访问的网站重定向到恶意网站或钓鱼页面,这种篡改可能发生在本地计算机、路由器、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或任何DNS解析节点上。
二、常见方式
方式 | 描述 |
路由器DNS劫持 | 攻击者入侵家庭或公共WiFi网络中的路由器,篡改其DNS设置,影响所有连接设备。 |
ISP DNS劫持 |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为了商业利益,劫持DNS以实现广告推送、搜索引擎优化等目的。 |
恶意软件引起的DNS劫持 | 恶意软件(如木马、间谍软件)篡改本地DNS设置,将用户重定向到恶意网站。 |
DNS缓存投毒 | 攻击者向DNS服务器发送伪造的响应,使服务器缓存错误的IP地址,导致用户访问恶意服务器。 |
三、危害
1、对个人用户的危害:
个人信息泄露:用户可能被引导至假冒网站,输入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身份证等),导致信息泄露。
财产损失:信息泄露后,用户可能面临财产损失,如账户被盗用、信用卡被盗刷等。
2、对企业机构的危害:
失去域名控制权:企业官方网站可能无法访问,影响正常业务。
流量流失与业务受阻:劫持导致企业流量流失,业务无法正常运行。
形象与经济利益受损:无法正常运营的企业可能面临声誉受损和经济损失。
四、检测方法
1、检查DNS设置:查看设备DNS设置是否被篡改为不明服务器地址。
2、访问知名网站:观察是否出现异常跳转或访问错误页面。
3、使用DNS查找工具:利用第三方工具或在线服务检查DNS解析是否存在异常。
五、修复方法
1、更改DNS服务器地址:手动更改设备的DNS服务器地址为可信赖的公共DNS(如Google的8.8.8.8和8.8.4.4)。
2、清除DNS缓存: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执行特定命令以清除本地DNS缓存。
3、检查并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关闭或禁用可能增加DNS劫持风险的网络服务。
4、使用安全软件扫描和清除恶意软件:运行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扫描并清除威胁。
5、重置路由器:如果怀疑路由器问题,可尝试重置路由器到出厂设置。
6、联系服务器商的售后支持: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能是服务器端问题,需联系服务器商协助解决。
六、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如何预防DNS劫持?
答:预防DNS劫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更新设备和软件的安全补丁,确保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处于最新状态;避免使用不安全的网络连接,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定期更换复杂的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认证;使用可靠的DNS服务器,并定期检查网络设置和路由器固件。
2、问:DNS劫持后应立即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答:一旦发现DNS被劫持,应立即断开与当前网络的连接,以防止进一步的信息泄露或损害;尽快更改所有相关密码,包括路由器管理密码、网站后台管理密码等;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或DNS服务提供商报告问题,并配合完成紧急措施,如清除缓存或恢复DNS设置;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恶意软件或病毒,并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进行扫描和清除。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7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