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挟持(DNS Hijacking)是一种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攻击者通过篡改DNS服务器的记录,将用户引导到恶意网站或劫持网站,以下是关于DNS挟持的详细内容:
一、基础概念
1、定义:DNS挟持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攻击者通过篡改用户的DNS设置,将合法网站的域名解析为恶意网站的IP地址,使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钓鱼网站。
2、原理:DNS服务器是互联网的“地址簿”,负责将人们易于记忆的域名(如www.example.com)解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IP地址(如192.168.1.1),但DNS协议在设计之初,更多考虑的是实现高效的域名解析,而忽视了安全性,这使得攻击者可以利用DNS协议的漏洞,伪造DNS响应包,将用户的域名解析请求导向恶意的IP地址。
二、常见形式
类型 | 描述 |
本地DNS劫持 | 攻击者在用户系统上植入恶意软件并修改本地DNS设置,使用户的系统现在使用由攻击者控制的DNS服务器。 |
路由器DNS劫持 | 攻击者利用路由器中存在的固件漏洞来覆盖DNS设置,从而影响连接到该路由器的所有用户。 |
中间人DNS攻击 | 攻击者执行中间人攻击以拦截用户和DNS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并提供不同的目标IP地址,从而将用户重定向到恶意站点。 |
流氓DNS服务器 | 攻击者可以破解DNS服务器,并更改DNS记录以将DNS请求重定向到恶意站点。 |
三、实际案例
1、伊朗最大银行DNS劫持事件:攻击者通过入侵银行的DNS服务器,将银行官方网站的域名解析到了一个外观与真实银行网站极其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当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该钓鱼网站并输入账号和密码时,这些敏感信息就被攻击者窃取。
2、某知名电商平台DNS劫持事件:在促销活动期间,大量用户在访问该电商平台时被自动跳转到了一个虚假的购物页面,这个虚假页面上展示的商品价格极低吸引了很多用户下单购买,然而用户支付后却没有收到任何商品且支付信息也被攻击者获取。
四、危害
1、个人信息泄露:攻击者可以通过构建假冒网站来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银行信息等敏感数据。
2、经济损失:对于企业而言,DNS挟持可能导致客户无法正常访问其网站影响业务运营;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可能因误入钓鱼网站而遭受财产损失。
3、安全风险增加:DNS挟持还可以被用作更大规模的网络攻击的跳板,例如攻击者可以通过DNS挟持将用户的流量引导至特定服务器进行DDoS攻击扩大攻击的影响范围。
五、防范措施
1、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软件。
2、使用正规DNS服务:考虑使用Google DNS、Cloudflare DNS等知名且安全可靠的DNS服务器。
3、加强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定期更新路由器固件、更改默认登录密码、关闭不必要的远程管理功能等。
4、启用DNSSEC技术:对DNS查询结果进行签名验证确保查询结果的真实性。
六、相关问题与解答
1、问:如何检测DNS是否被劫持?
答:可以使用一些全网拨测的工具确认DNS劫持和其影响范围,如阿里的DNS域名检测工具(地址:https://zijian.aliyun.com/) ,通过配置好检测规则可以一键排查各地域的DNS节点是否被劫持。
2、问:如果发现DNS被劫持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已被感染建议删除HOSTS文件的内容并重新设置;同时应及时更新安全软件和防病毒程序以确保系统安全。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8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