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局域网 DNS 劫持”的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原理
定义:DNS劫持又称域名劫持,是指在劫持的网络范围内拦截域名解析的请求,分析请求的域名,把审查范围以外的请求放行,否则返回假的IP地址或者什么都不做使请求失去响应,其效果就是对特定的网络不能访问或访问的是假网址,在局域网环境中,常见的是通过ARP欺骗等手段来实现DNS劫持。
原理:以ARP欺骗为例,攻击者通过发送伪造的ARP响应包,修改目标设备的ARP缓存表,将原本应发送到正确DNS服务器的请求,重定向到攻击者控制的DNS服务器,当用户发起域名解析请求时,就会先被劫持到攻击者的DNS服务器上,攻击者可以篡改解析结果,返回错误的IP地址,从而将用户引导到假冒的网站或者使特定网站无法访问。
二、常见攻击手段
攻击手段 | 具体操作方式 | 影响范围 |
ARP欺骗 | 攻击者伪造ARP响应包,声称自己是网关或DNS服务器等,使局域网内其他设备将数据发送给攻击者,攻击者可篡改DNS请求的指向。 | 局域网内所有受攻击影响的设备 |
DNS服务器漏洞利用 | 攻击者发现并利用局域网内DNS服务器存在的软件漏洞,获取管理员权限,进而篡改DNS配置和解析记录。 | 该DNS服务器负责解析的所有域名相关请求 |
中间人攻击(MITM)结合DNS劫持 | 攻击者在通信双方之间插入自己,拦截并篡改通信数据,包括DNS请求和响应,可在局域网内通过WiFi等公共网络环境实施。 | 涉及被攻击的通信链路上的设备 |
三、危害
用户隐私泄露:当用户被劫持到假冒的网站时,可能会在这些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银行卡号等,这些信息会被攻击者窃取,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用户在假冒的银行网站上登录,输入的账号和密码就会被攻击者获取。
网络钓鱼攻击:攻击者可以将用户引导到精心设计的钓鱼网站,这些网站通常与正规网站非常相似,用户难以辨别,用户在钓鱼网站上进行的操作,如输入个人信息、下载软件等,都可能导致财产损失或其他安全问题。
网络瘫痪:通过篡改DNS解析结果,将大量合法的域名解析到不存在的IP地址或错误的服务器上,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这些网站,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在一些严重的攻击场景下,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局域网内的网络服务瘫痪。
四、防范措施
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定期更新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固件,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合理设置网络访问控制策略,限制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局域网,启用MAC地址过滤功能,只允许已知的合法设备连接到网络。
DNS服务器安全防护:对于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要及时更新软件版本,安装安全补丁,设置强密码保护DNS服务器的管理员账户,防止被暴力破解,可以考虑使用DNSSEC(域名系统安全扩展)技术,对DNS数据进行数字签名,确保解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终端安全防护:在局域网内的终端设备上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及时查杀恶意程序和防范网络攻击,定期清理设备的ARP缓存表,避免被ARP欺骗攻击,教育用户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何判断局域网是否存在DNS劫持?
解答: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尝试访问一些知名网站,如果经常出现无法访问或跳转到异常页面的情况,可能是DNS被劫持,使用命令行工具(如Windows下的nslookup命令或Linux下的dig命令)查询域名的解析结果,与正常情况下的解析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发现解析的IP地址异常,可能遭受了DNS劫持,检查网络连接状态和设备上的DNS设置是否被篡改,也是判断的方法之一。
问题2:如果局域网已经被DNS劫持,应该如何恢复?
解答:如果发现局域网被DNS劫持,首先要断开与网络的连接,避免进一步受到攻击,检查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电脑等)的DNS设置,将其恢复到正确的状态,如果是ARP欺骗导致的DNS劫持,可以清理设备的ARP缓存表(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arp d命令清除缓存表),对网络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查找并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程序和安全漏洞,如果DNS服务器被攻击,需要对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和恢复配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后再重新接入网络。
局域网DNS劫持是一种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了解其定义、原理、攻击手段、危害及防范措施对于保障网络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我们可以降低被DNS劫持的风险,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9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