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起源
一、产生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资助建立ARPAnet——一个试验性的计算机网络,用以连接美国各重要研究部门,当时的目的是将电脑主机连接起来,共享计算机资源。
在20世纪70年代,ARPAnet规模较小,仅有几百台主机,此时通过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HOSTS.TXT就可以容纳所有需要主机信息,该文件由SRI的网络信息中心(NIC)负责维护,并从一台主机SRI NIC上分发到整个网络,ARPAnet的管理员通常通过电子邮件通知NIC进行改动,并定期FTP到SRI NIC上获取最新的HOSTS.TXT文件。
随着ARPAnet采用TCP/IP协议后,网络上的主机数量呈爆炸性增长,HOSTS.TXT模式面临诸多问题:
流量和负载问题
由于分发HOSTS.TXT文件所引起的网络流量和处理器负载,使得SRI NIC的文件分发变得让人难以容忍,每新增一台主机不仅意味着在HOSTS.TXT文件中增加一行,还意味着其他主机需要通过SRI NIC获取更新,这给网络和分发主机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名称冲突问题
HOSTS.TXT文件中必须保持主机名字的唯一性,但NIC无法限制网络上的主机使用相同的名字,例如添加一台与邮件中心(mail hub)同名的主机将会破坏ARPAnet上的大部分邮件服务。
一致性问题
在一个不断扩展的网络上,维持HOSTS.TXT文件的一致性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新的HOSTS.TXT文件传达到庞大的ARPAnet的最远角落之前,可能某台主机的地址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者又有一台新的主机出现了。
二、发明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83年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了DNS,原始的技术规范在882号因特网标准草案(RFC 882)中发布,1987年发布的第1034和1035号草案修正了DN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第882和883号草案。
三、早期发展
第一个注册域名
世界上第一个注册的域名是Nordu.net,它于1985年被注册。
注册服务机构出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商业化,域名注册和管理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了许多注册服务机构,如Network Solutions(NSI)公司,NSI公司于1993年与美国政府签订了5年合同,成为.com、.org和.net三个国际顶级域名的独家注册服务提供商。
四、DNS的基本原理
DNS全称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实现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它包含了用来按照一种分层结构定义Internet上使用的主机名字的语法,还有名字的授权规则,以及为了定义名字和IP地址的对应,系统需要进行的所有设置。
其工作原理是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基于分布式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存储了域名结构信息,其结构是树状的,最顶端是根服务器,下一层是顶级域(如.com、.cn等通用域和国家域),再下面是二级域名,以及可能的三级或四级域名,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时,DNS会从根服务器开始逐步查询,最终找到对应的IP地址并将其返回给用户,这个过程称为域名解析。
五、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为什么需要DNS?
解答:在互联网发展初期,虽然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文件来记录主机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但随着互联网规模的迅速扩大,这种方式暴露出流量和负载过大、名称冲突、一致性难以维持等问题,而DNS能够提供一种更为灵活、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将便于人类记忆的域名转换为机器能够识别的IP地址,大大简化了人们访问互联网的方式,提高了互联网的可用性和便捷性。
问题2:DNS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有什么优势?
解答:DNS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具有多方面优势,它允许对整个数据库的各个部分进行本地控制,使得不同地区和组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管理和更新相应的域名信息;整个网络能通过客户 服务器方式访问每个部分的数据,借助备份和缓存机制,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和性能,确保了在互联网上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域名解析服务。
来源互联网整合,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boce.com/ask/195061.html